大卫旧约纵览60集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欧美综艺 1994

导演: 艾雷斯泰·法瑟吉尔 Miles Barton

剧情介绍

  为纪念大卫.爱登堡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从事野外生物考察和献身生态电视片创作60周年,BBC公司推出《大卫爱登堡野外探索60年》系列。
  作为一位世界知名的自然史学、生物学家和生态纪录片制作人,大卫.爱登堡创作了一系列具有热烈反响的电视片。特别是2001年那部纵览海洋世界的《蓝色星球》,更是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在进行拍摄的50年间,大卫.爱登堡和他的同事们以勇敢的冒险精神,和对科学探索孜孜不倦的热情,深入全球每个角落,为获取最广泛,详尽的资料,拍摄了许多令人惊叹的珍贵镜头。这些花费大量时间,资金和精力制作的纪录片,内容涉及科学,历史,文化和环保各个领域,以揭示物种起源,探索生物进化,研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的,具有严肃的科学,教育意义。同时,利用令人难以相信的拍摄技巧和唯美的艺术手段所创作出的精彩画面,又不失大众观赏的娱乐价值。
  在近二十部电视系列片中,每部作品都因内容丰富奇特,画面精致壮观,叙述简洁生动而吸引观众。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以极高的收视率创造了电视史上前所未有的神话,而且也为大卫.爱登堡赢得无数的奖项和荣誉。现在他制作的电视片已成为众多生态,影视爱好者观赏、收藏的顶级佳作,同样在学术上也是各院校,科研机构用于教学和研究的必备资料。
  Part 1: Life on Camera
  在近半个世纪的创新的野生动物电影制作中,David Attenborough提出了他的独特的观点。他再次访问并回顾了在他的电影制作历程中的关键地方和事件,通过他旧照片的回忆他的那些难忘的野生动物的镜头:包括他抓一只科摩多龙(世界上最巨大的蜥蜴),与海豚一起游泳。回到他常去的加里曼丹(婆罗洲)他回想起那一次在蝙蝠洞中摄影的挑战,他是如何使用个现代科技让我们能看到那里。
  Part 2: Understanding the Natural World
  David Attenborough回顾了在他的一生中改变了我们对地球上的生命的认识的科学的发现。生命最初是在哪里开始的?是怎样开始的?大陆是怎样漂移的?动物间是怎样交流的?它们为什么要那样表现?Attenborough跟我们分享了他作为科学家的记忆以及帮助他形成他自己的职业的突破。
  Part 3: Our Fragile Planet
  在最后一部影片中,在他的有生之年反映出人类对于自然世界的巨大影响。他讲述着和他一起工作的自然资源保护论先驱者在最上一个60年所看到的令人惊叹的变化,以及世界性的对于自然世界的观点的革新。在他从伦敦动物园到加里曼丹(婆罗洲)的丛林的旅行中,他披露了是什么激励他成为了一个自然资源保护论者。他记得自己与山地大猩猩,蓝鲸,巨型陆龟等的经典相遇之旅。这些都改变了公众对于自然世界的观点。

评论:

  • 帆旭 2小时前 :

    1942年1月20日,希姆莱和海德里希组织发起万湖会议,15名纳粹和帝国高官参加,讨论和协调解决“犹太人问题”。但万湖会议实际上并不是决定欧洲犹太人命运的会议,时间向前追溯一年半,戈林便已授权海德里希处置德国势力范围内的犹太人,其时已有将近100万犹太人遇害。会议大约开了两小时,电影1小时45分钟,除了会前人员陆续到齐、会中短暂茶歇和简餐,全程会议。个人觉得拍得并不好,非常考验观众的耐受力,太冗长。艾希曼给海德里希准备的欧洲犹太人清单,甚至囊括了当时德国尚未占领的瑞士、芬兰、英国。总人数1,100万至1,200万。万湖会议所起到的最重要作用是协调了纳粹的种族灭绝行动,把所有部门所有人都拉了进来。但如果认为万湖会议确定了“最终解决方案”,那是一个相当大的误解。

  • 承乐康 2小时前 :

    与其说是30年代德国剪影,不如说是纪念这三个友人的故事。幸福与破碎。

  • 娜娅 9小时前 :

    世界是混乱的,而生活还算值得。法比安淹没的湖面上有蜉蝣爬过,那是一种生命短暂的昆虫。我想到中国古老诗词里曾说过的,蜉蝣朝生暮死,而尽其乐。

  • 宋清宁 5小时前 :

    女士们 我们需要男妓 同意请举手

  • 庚宜然 1小时前 :

    纳粹崛起前夕,魏玛共和国学生艺术家的生活。法比安大概1900生人,一战后期入伍,经历了战败,他的生活看似与政治无关,其实已经被凡尔赛条约死死盖住井口。在失去友情与爱情之后,像马丁伊登一样淹死,没有遭遇之后破碎的生活,也看不到他的家乡德累斯顿被盟军轰炸的惨状。

  • 向春冬 2小时前 :

    #9th德影展#完全打破了无主之作给我的预期,用碎片化剪辑和劣质影像呈现“巴比伦柏林”的选择令人惊喜,据说原著更加意识流(下次一定看!)“我们的时代对天使并不友好”,成为不合时宜的人或小丑是相似的时代下主流之外的人的唯二选择,片中的迷乱魏玛似曾相识。最后有汤希的现场连线,爱生活,爱汤希,爱人道主义的歌德学院。

  • 卫采宇 1小时前 :

    普通人的生活与时代大背景,个人情感与宏大叙事。二者看似毫不相关,其实生活由后者塑造、改变。法比安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与信心,止于自己的善良与勇敢。

  • 尾骊蓉 2小时前 :

    以为会是像乔乔兔那样得故事,但人物塑造、剧情和冲突都超出预期,主人公去世后,他的文字也被烧毁,整个人都被彻底抹去了

  • 冉嘉年 1小时前 :

    法比安 这个上世纪30 年代的文艺青年, 白天老老实实在公司上班当个平平庸庸的广告文案,夜晚则混迹在城市街道酒吧中 在昏暗的灯光下美酒美人 推杯换盏 。。。。。。挚友八卦 庸俗八卦 美妙爱情 然而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不允许法比安如此安逸无聊 平静或是无聊度日 ╮( ̄▽ ̄"")╭ 从一日被公司辞退开始 他就被落入冷冰冰的现实生活中。。。。。与此同时,如白噪音般不时闪现的时政新闻和黑白纪录片影像提醒观者1930年代的德国是怎样的世界,法比安就在这样的社会中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直到挚友的过世。。。当他冲入其大学导师的办公室、痛揍恶意中伤学生时、要求教授主张正义时,教授的声音响起:“德国不需要文艺青年,社会需要。。。”当臭名昭著的袖章出现在学院,法比才意识到自己已无处安生╮( ̄▽ ̄"")╭

  • 寻和悦 6小时前 :

    我看不懂,但好美,喜欢所有的画面。晃动的镜头,跳舞的俱乐部,床上的两人,朋友死后的烟花,穿插的黑白叙述......工作没了,爱人走了,朋友死了,最后人总是要有家可回的。

  • 慧雨 7小时前 :

    4.5 前半部分的才华与狂放一倾如注,迷幻畅快淋漓得仿佛看到后现代版的法斯宾德,中后段叙事趋于平庸,但私心觉得比金熊那部要好,至少没那么装

  • 悉韶敏 5小时前 :

    穿越百年的地铁隧道,回到这1931年的柏林,感觉竟然毫无违和,疯狂的女人,昏暗的走廊,喧嚣的政治,自杀的尸体,绝望的女人,不灭的感情,溺亡的作家,这一切都在炫目的焰火中燃烧成了灰烬,焦虑伴随着浮躁,政治和文学,艺术与思想,没有人能粉碎这些除了最极端的毁灭,战争!

  • 宗嘉良 7小时前 :

    老友吻罢 是生日礼物的见别

  • 储书桃 4小时前 :

    4/5,在想如果将法比安的故事从魏玛共和国大厦将倾的1931年换到任意一个时代,那这个故事其实依旧成立,故事其实并没有很出彩,影片在开头在摄影和剪辑上花了很多功夫去呈现那种纸迷金醉,这部分随着情节的深入被丢掉了,在风格上其实没有很统一,我觉得片子迷人的地方在于纳粹渐起的处处闲笔,将人物与大时代相连,嗯,让我想起了紫蝴蝶里的李冰冰那条线

  • 东郭雨珍 2小时前 :

    一个人因为玩笑丧了命,一个人永远等不到赴约的爱人,一个人不会游泳却跳下了水。

  • 宁浩言 7小时前 :

    回到布雷斯顿后等待女主给他回电话时给电话线的长镜头

  • 允笑容 0小时前 :

    不是短评:女主和男主分开后第一次在咖啡馆见面,问他为什么不看着自己 镜头只给了男主手一部分戏 无奈的手势

  • 司马觅晴 4小时前 :

    战间柏林的轻悲剧,moralist的末路。变着法子插入老电影风格,表现主义元素贴近时代感。一直好奇魏玛德国的时代心理状态,文化的无比繁荣,政治的无比撕裂,经济的无比失败。开头穿过当代地铁站走上31年柏林,是不是有比附当下意味在。

  • 戢又琴 9小时前 :

    你会非常的难过 而我们要出去

  • 彦云 7小时前 :

    片中的发言有的听起来非常熟悉,但要知道,之所以熟悉可不是因为熟知或反思历史,而是因为在那几十年后、直至当下,海德里希和艾希曼的逻辑仍然在有的地方盛行。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